
3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全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一季度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葉昶主持。市消防救援總隊、市應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云浩通報全市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情況和典型火災案例:
一、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整治行動情況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深刻吸取火災事故教訓,整治重點場所突出風險隱患,防范和遏制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發生,按照國務院、我市統一部署,今年以來,市安委會和市防火委在全市組織開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以“九小場所”、校外培訓機構、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四類場所為重點,集中整治違法違規施工作業和生產經營、安全疏散條件不足、違規設置防盜網和廣告牌、建筑消防設施損壞停用四類重點問題。
期間,全市各區、各部門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練、大約談、大督導行動,檢查單位9.9萬余家次,整改各類消防安全風險隱患11萬余處,組織開展 “七類重點人群”消防基本技能培訓考核3.5萬余人次,組織消防救援站開展調研熟悉和實戰演練7200余家次,組織志愿消防隊(微型消防站)、政府專職消防隊、企業專職消防隊“三支處置隊伍”5萬余人次參加滅火救援演練,曝光火災隱患單位、消防違法行為1000余家次。
二、突出火災案例
一季度,全市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事故起數、亡人數呈下降趨勢,但仍有幾起突出火災暴露出在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生活用火習慣及單位消防主體責任落實等方面存在問題短板,需引起公眾警醒、吸取教訓。
(一)1月4日,房山區長陽鎮國譽府一居民室內客廳存放的電動自行車電池起火,所幸撲救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對當事人張某處行政拘留12日。電動自行車電池一旦起火,兩分鐘內就會產生大量高溫有毒煙氣,一旦火勢擴大,極易蔓延成災,造成人員傷亡,危及公共安全。
(二)3月1日,海淀區花園路5號院一住戶在陽臺吸煙丟棄煙頭,引發火災,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受災戶多、財產損失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對火災直接責任人李某某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煙頭雖小,但在未熄滅時,中心部位溫度高達700-800攝氏度,足以引燃生活中常見的可燃物。
(三)3月4日,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創業園55號金手杖國際康養社區一住戶因吸煙引發火災。經調查,該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王某某、李某存在未履行崗位職責、玩忽職守的瀆職行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0日,目前正在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調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消防部門依法對北京金手杖養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溫都水城旅游飯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優樂中天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分別予以罰款。消防控制室是火災報警信息的匯集、顯示和處理中心,值班人員應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接到報警信息后以最快方式確認,如確認火情發生,按照“快報警、快調集、快啟動、快疏散”原則進行處置。
三、近期消防安全重點工作
當前,氣溫回暖,風干物燥,大風天氣增多,市民外出踏青郊游,企業生產經營用火、用油、用電、用氣頻繁,建設工程、裝修項目開工動火動焊量大,加之清明節臨近,野外燒荒、掃墓祭祀、楊柳絮積聚等火災風險因素疊加,火災形勢嚴峻。各區、各部門、各單位不可掉以輕心,需加強防范。
(一)各單位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組織開展防火巡查檢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定期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測和維護保養,嚴禁違章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發現火災立即報警,迅速組織人員疏散,撲救初起火災。
(二)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影劇院、醫院、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營業期間要落實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舉辦節慶、促銷活動時,場地設置、電氣設備等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制定針對性應急處置和疏散預案;餐飲場所要規范用火、用氣管理,定期檢查維護電氣、燃氣設備,定期清理油煙道,烹飪過程需全程看護。
(三)施工動火作業應加強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審批制度,作業人員辦理動火審批、持證上崗,通過“企安安”開展線上報備。施工區與非施工區須做好有效防火分隔,現場落實專人看護、視頻監控、可燃物清理、消防器材配備等措施。商場、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禁止動火作業。
(四)市民居家注意用火、用電、用氣安全,不超負荷用電,不亂扔煙頭,及時清理陽臺、樓道、廚房可燃雜物,外出時關閉電源、火源、氣源。加強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愛,教育孩子不玩火、不接觸火源。
(五)清明臨近,焚香、燃燭、燒紙等祭祀掃墓方式火災風險高,稍有不慎容易引發火災。提倡廣大市民低碳祭掃,提倡鮮花祭掃、植樹祭祀等文明祭掃方式,遠離火災危害和環境污染。
(六)隨著氣溫穩步回升,楊柳絮也將“如約而至”。楊柳絮燃點低,燃燒蔓延速度快,火災危險性大,各社區、單位要及時灑水濕化、清掃掩埋小區、停車場、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以及加油站等場所內的楊柳絮;管好火源,嚴防楊柳絮起火成災。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單位和住宅區的物業服務單位應在消防車通道設置明顯標識,并加強巡查,對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車通道的行為,及時勸阻并督促改正;對拒不改正的,及時向消防部門報告。
記者提問
記者:我注意到,在今年全國發生的幾起重大火災事故中,都出現了因為建筑僅有一條疏散通道和一個安全出口,火災發生后因不能及時疏散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請問,就這一問題北京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云浩:
從近年來全國各地和我市發生的亡人火災事故看,火場疏散逃生不及時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一個關鍵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本身疏散路徑不足,沒有足夠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或者“生命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閉。為此,按照全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和國家消防救援局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的工作部署,今年,市防火安全委員結合我市實際,針對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安全疏散專項治理,重點解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和被占用、堵塞、封閉的問題,全面打通“生命通道”。根據相關建筑防火設計標準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兒童活動場所、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以及地上建筑面積大于200㎡,地下建筑面積大于50㎡的人員密集場所,均應當設置2個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除此以外的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可以設置1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但是應當通過外窗、逃生輔助設施等方式,確保建筑至少有2條疏散逃生路徑。同時,人員密集場所還應當安裝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疏散指示標志,單位應當定期開展巡查檢查,保證疏散指示標志的完好有效。在此,提醒人員密集場所單位,如房屋不滿足兩條疏散路徑,應當盡快按照標準組織進行改造建設,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嚴防發生次生災害。各單位要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巡查檢查、清理管控、宣傳教育等制度,及時發現、勸阻、制止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拆除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鐵柵欄、廣告牌等障礙物。
記者:從各地新聞媒體的報道看,全國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個別火災還造成了人員傷亡。隨著天氣轉暖,我們看到大街上騎電動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這無疑給電動自行車火災防范帶來更大壓力,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工程師李云浩:
通過我們的調查和分析,電動自行車火災主要源于其使用的鋰電池在過度充電、電池短路、使用劣質充電器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熱失控,從而發生燃燒甚至爆炸,燃燒爆炸后,短時間內溫度可達上千度,并產生大量有毒高溫煙氣,危害極大。如果電池放在室內,周邊存放可燃物,火勢會迅速蔓延擴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隨著電動自行車使用量的不斷增多,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火災也時有發生。3月份以來,全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35起,從起火狀態看:停放狀態占74%,行駛狀態占26%;從使用狀態看:充電時占29%,未充電占71%。從起火原因看:電池故障占66%,車輛電氣線路故障23%,其他原因占11%。從起火地點看:35起均發生在室外。這些火災,既有產品本身質量的問題,也有用戶使用不當的問題。有些企業為了減低成本,使用二次回收電池以舊充新、以次充好;有些用戶為了增加車速和里程,通過改裝增加電池容量;有些車輛長時間缺少維護保養,電氣線路老化、老舊電池不及時更換,這些都增加了火災風險。為有效防范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我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管理,特別是為了滿足市民室外安全充電需求,持續跟蹤分析市民訴求,在住宅小區、平房院落、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及時增建、補建充電設施,今年計劃全市新建充電設施接口至少20萬個,目前已建設完成8.4萬個,截至3月底,全市累計建設充電設施接口超過100萬個。同時,督促充電服務企業和物業管理單位加強充電設施及場地的維護管理,加大巡查檢查力度,不斷提升充電設施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在此,呼吁廣大市民要購買質量合格、有認證的電動自行車及電池和充電器。有序停放電動自行車,在指定充電場所安全充電,不將電動自行車或電池拿到室內停放、充電。嚴禁拼裝改裝電動自行車、加裝改裝或更換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蓄電池。嚴禁在樓梯間、公共門廳、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處停放充電。嚴禁使用電動自行車堵塞、占用建筑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公用部位。如發現有電動自行車或電池進樓入戶,要提示、制止或撥打12345熱線進行舉報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