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行業(yè)動態(tài)
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動態(tài) >“不要驚慌,我們是北京消防,請保持冷靜,等待救援!”7月11日下午,熱浪滾滾,在北京市通州區(qū)運河森林公園,一場北京防汛綜合演練暨搶險救援實戰(zhàn)演練正在舉行。來自全市消防救援隊伍的400余名精兵,以“災情設置最復雜、情景模擬最真實、技術展示最全面”的標準,檢驗并鍛煉了自身涉汛重大險情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搶險救災能力。
遭遇河流“死亡線”怎么救
在災情設置方面,演練以本市受臺風殘渦云系影響,出現(xiàn)強降雨天氣過程,城區(qū)出現(xiàn)嚴重內澇積水、地下空間積水倒灌,部分山區(qū)發(fā)生山洪泥石流,造成局地道路、通信、電力中斷,部分河流出現(xiàn)超標準洪水,堤防出現(xiàn)管涌險情,且發(fā)生人員被困,市防指啟動全市防汛一級應急響應為背景。
在場景模擬方面,演練緊貼汛期和水域救援實際,模擬人員落水、車輛涉水、“三斷”孤島、緊急轉運和城市內澇5個實戰(zhàn)場景。
在演練現(xiàn)場看到,不少場景不僅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而且緊貼北京河湖實際水情。例如,在人員落水的場景中,設置了沸騰線救援科目。所謂沸騰線,是一種由滾水壩等攔水建筑物形成的危險水流現(xiàn)象,因水流劇烈翻騰如沸騰狀而得名,具有強吸力漩渦和高溺亡風險,因此又被稱為“死亡線”。這類水流現(xiàn)象在本市不少河道中較為常見。
演練中,面對在沸騰線呼救的“落水者”,消防救援人員駕駛舟艇,從大運河下游開向滾水壩,準備利用舟艇活餌救援技術營救被困人員。下水后,救援人員采用“腋下鎖扣法”對“落水者”實施肢體固定,確保人員固定到位后,迅速收緊繩索,同時操舟手協(xié)同配合,利用舷外機的動力,迅速駕船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救援人員和“落水者”營救至船上。
車輛被洪水圍困 怎么救?
技術展示方面,演練全面檢驗了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入水救援、橋梁垂降救援、打撈救援、牽引破拆、空中救援、涉水橫渡、激流橫渡、舟艇轉運等水域搶險救援技能。
在演練現(xiàn)場觀察到,很多水域救援技術有著對以往抗洪救災經驗的總結。例如,在車輛涉水救援場景中,設置了“一輛車被大水圍困,另一輛車下沉失聯(lián)”的險情。市消防救援總隊特種災害救援處副處長田野告訴記者,“我們在此前‘23·7’特大暴雨洪災的救援中,就遇到多起車輛被洪水卷走的事故,因此,我們這次演練特別設置了涉水車輛轉移、打撈的科目。”
演練中,針對沉水車輛,消防救援人員利用聲吶探測落水車輛的位置,發(fā)現(xiàn)目標后,投放紅色浮漂,確定消防潛水員的搜索區(qū)域。據(jù)悉,聲吶探測儀,可以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是水域救援中一種最重要的裝備。之后,消防潛水員開展水下偵察,救出“溺水者”,其他救援人員根據(jù)被困車輛重量和所處位置,采取繩索捆扎、重心平衡、充氣上浮的方式進行打撈。
市級搶險力量展現(xiàn)“協(xié)同配合”
此次演練中,應急、公安、急救、交通和水務等其他市級搶險力量也展現(xiàn)了各自的搶險救災和協(xié)同配合能力。例如,在城市內澇救援場景中,消防救援人員主要應用手抬泵、浮艇泵等小型排澇設備,對居民樓等低洼地段的積水進行轉排,并配備了5套遠程供排水系統(tǒng)、2臺排澇車,市排水集團則出動32組大型防汛單元配合,做好排水設施防汛保障和應急搶險準備。
據(jù)悉,此次演練共調派400余人、50艘沖鋒舟和40余部車參與。田野表示,演練進一步檢驗了各級防汛預案、磨合了防汛應急機制、鍛煉了防汛應急隊伍,為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做好準備,確保全市安全度汛。(北京日報記者 張宇)